國家就是這么規(guī)定的”、“大家都是這么補償?shù)摹?、“給你的補償已經很高了”……類似的話各位被征拆人是否都已經耳熟能詳了?沒錯,每當大家感覺補償不合理而去與拆遷方理論時,基本都會被這幾句話搪塞過去。但國家到底是怎么規(guī)定的?大家又是什么補償?這可能是每一個被征拆人心底的疑惑。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到底要如何判斷征拆補償是否合理。拆遷房補償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
一、補償標準
1、國有土地
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的房屋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補償可以參考就近區(qū)位類似結構的商品房的價格。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規(guī)定: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1) 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19條規(guī)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市場價格。
2、 集體土地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shù)姆蛛x。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于宅基地的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
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二、補償原則
1、國有土地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p>
此條規(guī)定可以理解為,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當國家強制性征收房屋時,需要給予被征收人至少與被征收房屋價值相當?shù)难a償。
2、集體土地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中提到:“征地涉及拆遷農民住房的,必須先安置后拆遷,妥善解決好被征地農戶的居住問題,切實做到被征地拆遷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p>
《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到:“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統(tǒng)一年產值倍數(shù),應按照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則,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確定。”
上述內容可以理解為,征收應以確定被征收人生活水平不降低為原則,并要求對被征收人日后生活有保障。
三、補償方式
1、國有土地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征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并與被征收人計算、結清被征收房屋價值與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p>
總體來說有三種補償方式,分別是貨幣補償、產權置換和結合型補償。
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jù)由專業(yè)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yè)的估價,生成有據(jù)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
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jù)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結合型補償,顧名思義,這種補償方式就是指既給貨幣補償又給產權置換。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其他諸多客觀因素,導致房價和地價的虛高,因此造成了諸多不能夠單單用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解決的問題,所以就出現(xiàn)了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2、集體土地
(1)耕地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shù)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數(shù),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shù)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shù)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guī)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
(2)房屋補償;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的補償安置標準,國家從法律層面,沒有統(tǒng)一適用的《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安置辦法》。主要依據(jù)《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性規(guī)章。
律師建議大家:當?shù)卣畷佳a償標準,原則上按公布標準進行補償。但如果認為補償不合理,千萬不要簽訂任何補償協(xié)議,也不要提交任何房屋權屬證明原件。如果協(xié)商不成,就要及時通過啟動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等法律途徑爭取提高補償標準。
拆遷補償費,用于補償被拆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拆舊程度劃檔,按每方米單價計算中。周轉補償費,被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居
棚戶區(qū)改造的補償標準要分二種類型的土地來區(qū)分;其一,就是集體土地上的棚戶區(qū),方式有二種;1、貨幣補償按理說,有些位于城市周邊的集體用地不屬于農村。但是要以農村的賠償標準給予被拆遷人補償?shù)脑?,許多被拆遷
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
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確單獨補償農村村民住宅。草案規(guī)定,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依照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以規(guī)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準。現(xiàn)行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