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不時的有人咨詢我們小編說“拆遷時自家的房子被說成是違建,通知自行拆除沒幾天,拆遷方就帶人把房子拆了,找他們說理,拆遷方卻說房子是違建,通知拆除不拆除的,后果自負,合法嗎?”還有就是違建被拆除的話要怎么賠償?
一、什么是“違建”?
違法建筑是指未經規(guī)劃土地主管部門批準,未領取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構筑物。
違法建筑包括:(一)占用已規(guī)劃為公共場所、公共設施用地或公共綠化用地的建筑;(二)不按批準的設計圖紙施工的建筑;(三)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四)農村經濟組織的非農建設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非法轉讓興建的建筑;特區(qū)內城市化的居民委員會或股份合作公司的非農業(yè)用地非法轉讓興建的建筑;(五)農村經濟組織的非農業(yè)用地或村民自用宅基地違反城市規(guī)劃或超過市政府規(guī)定標準的建筑;(六)擅自改變工業(yè)廠房、住宅和其他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建筑;(七)逾期未拆除的臨時建筑;(八)違反法律、法規(guī)有關規(guī)定的其他建筑。
二、拆遷時,“違建”真的沒補償嗎?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國務院令第590號)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jiān)督管理,對違反城鄉(xiāng)規(guī)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筑和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
將無證建筑認定為違章建筑是拆遷方慣用的伎倆,通過認定為違章建筑進行強拆一方面減少拆遷補償,另一方面也壓縮了時間成本,嚴重地損害了被拆遷人的利益。無證并非違章,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xiàn)實中,即使屬于違章建筑,也應根據(jù)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則”即《行政處罰法》中的“過罰相當”原則給予合理補償。至于如何補償,可以考慮建造的時間、當時的立法狀況、當時執(zhí)法機關是否存在不作為等因素綜合制定無證房屋的征收補償方案。農村居民建造住宅,只要經鄉(xiāng)鎮(zhèn)政府審核,并經縣級政府批準后,就算沒有宅基地證,建房證也不能認定為違章建筑。
三、被“違建”了怎么辦?
一、按時接收“違建”相關法律文書,切莫刻意忽視,消極躲避。
很多人認為自己不簽收,這個處罰決定書就對自己產生不了法律效力,這是錯誤的!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如果你拒絕接收處罰法律文書,執(zhí)法人員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執(zhí)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法律文書留在你的住所即視為送達;也可以把法律文書留在你的住所,并采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同樣視為送達。
二、及時提起復議、訴訟等司法程序。
對違章建筑的處罰決定書,按照法律規(guī)定,自送達之日的第2日起,你可以在2個月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這些期限千萬不要錯過!否則即便政府部門認定違建違法,也變成合法的了,因為沒有異議則代表默認了這個處罰,畢竟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酣睡的人!
三、及時委托專項專業(yè)律師維權。
“隔行如隔山”,法律不是純粹的條文,也不是你電話咨詢來的某個司法救濟途徑。即便是律師,只要不是征收拆遷專項的,他也是門外漢,可見專項律師的門檻有多高。有的拆遷戶很聰明,自己上網(wǎng)咨詢,四處搜羅信息,“照貓畫虎”式地維權,維到最后把原本穩(wěn)贏的案子都做成了“夾生飯”,又回過頭來求助我們。所以,千萬不要拿自己的拆遷利益當兒戲,當自己法律水平的試驗品。人這一輩子趕上一次拆遷是十分幸運的,有的人一夜暴富,有的人自毀“錢”程。
四、不是說“違建”,就“強拆”,司法強拆須走完整程序。
處罰決定書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房屋所有人不對其進行行政復議或訴訟,過了3個月,處罰決定書自動生效;另一種是2個月內提起行政復議,接著又提起了行政訴訟,經過一審二審后就發(fā)生法律效力了。只有在這兩種情形下“違建”才成立,強拆才合法。被拆遷人不僅要剔除對法律的偏見,更要相信法律,學習法律,依法維權!
最后建議:沒有經過審批或者無證的房屋只要在兩年內沒有被查處,都不能輕易被認定為違法建筑,在拆遷的時候更是如此。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即便因為歷史原因導致土地使用或房屋審批證件不齊全,也應根據(jù)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則”即《行政處罰法》中的“過罰相當”原則給予合理補償。大多數(shù)情況下,你“違建”了并不真的是你“違建”了,而是你(即將)遇到拆遷了。因此,廣大被拆遷戶們,請你們擦亮雙眼。相信法律,敢于拒絕廉價拆遷,依法維權。
第一種是房屋并非違建,行政部門認定和處理被強拆房屋的程序存在違法之處或依據(jù)的事實不清等,此時被拆遷人要主張損失賠償,就要先從違建認定和處理存在違法問題的角度入手,依法確認違建認定和強拆行政行為違法之后
一般而言,如果是對違法建造的房屋進行強拆是沒有拆遷補償?shù)?。根?jù)《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對認定為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但是對于以下幾種“違法建筑”被拆遷人
城中村,土地還是是集體土地,老百姓戶籍也還是農村戶口。與偏遠地區(qū)的農村比起來,城中村地理位置優(yōu)勢明顯。也正是因為位置優(yōu)勢,拆遷時所獲補償款一般較多。在城中村買的房子十幾年了,如果房屋手續(xù)齊全,即具有宅
根據(jù)最新的《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以及《土地管理法》,農村拆遷補償不僅有房屋補償、宅基地補償,還有安置費等。不過說到具體的金額,因為各農村地區(qū)的經濟水平不一樣,所以各地的補償標準不一。下面的標準僅作參考
? 2019 TywNet,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版權歸甜柚所有
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ICP證:湘ICP備18004154號-1